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攀枝花   >  优秀基层单位
四川新闻网攀枝花频道 | 主流媒体 花城门户
仁和区95%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美丽乡村“绽新颜”
2021-08-11 11:00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王海静

四川新闻网消息(何光军  袁晟杰 蒲茂源近年来,仁和区始终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点,如今,农村“垃圾革命”、“爱国卫生”已成效凸现95%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在平地镇白拉古村,提起从前村里的垃圾清运处理工作,不少村民们直摇头,倒一趟垃圾至少走几百米,垃圾少了懒得跑,垃圾多了不方便,索性就近丢、随手丢,夏天一晒气味直熏人,一下雨污水横流。

平地镇白拉古村村民 杨永胜:“以前最主要是臭,还有抛洒出来的垃圾到处都是,又脏又乱,对老百姓健康有影响。”

2017年开始,白拉古村形成了“镇政府补贴一点、村集体出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垃圾处理模式,村民意识逐步得到转变,每年每人自愿缴纳3元垃圾清运费,自觉维护来自不易的美好乡村环境。

平地镇白拉古村村民 彭忠林:“现在有垃圾分类了,家里可以拿来卖废品的就拿去卖了,其余的才丢掉,垃圾量减少了,环境变得就干净卫生了,垃圾集中投放点变得干净了,大家也愿意来丢垃圾了,不会存在以前乱丢的现象。”

如今的平地镇,生活垃圾清运流程已实现了质的飞跃,新购入的压缩式自动装卸垃圾车能够自动装卸垃圾,避免垃圾抛洒,原先的铁皮垃圾桶换成了分类垃圾桶,群众垃圾分类意识逐步养成,全镇的垃圾投放点大大增加,投放便捷度大幅提升。

今年,平地镇正式启动“政府+企业+群众”农村生活垃圾清运模式。政府投入硬件购置垃圾桶、垃圾车等基础设备,企业投入人工劳务负责把垃圾清运干净,垃圾处理变以往政府单方投入为三方投入。

平地镇乡镇建设服务中心主任 张开林:“这种模式从7月份开始运行,20多天运行下来情况良好,现在垃圾能够达到日产日清。”

平地镇白拉古村的变化,是仁和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一个缩影。2019年以来,仁和区拨付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采购试点乡镇垃圾收集设施、补贴清扫保洁人员及垃圾收转运费用,结合农村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利用城乡垃圾治理三推项目专项债券,对缺少垃圾压缩车辆的乡镇拨付资金220万用于购买垃圾压缩车开展垃圾治理。针对11个乡镇、32个村下发了农村环境优美乡镇和村补助资金37万元,各乡镇结合实际购买垃圾车、箱、桶等环卫设施。

仁和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刘国毅“目前,仁和区完成了34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销号,配置垃圾压缩转运车25辆,专、兼职保洁员598人,结合垃圾分类,打造了1132个垃圾投放点,配备了3400余个分类垃圾桶。各乡镇因地制宜对辖区内的垃圾进行了收集,每周平均收集在2至7次左右,每天收集清运农村垃圾约25吨,每月清运量约750吨左右,每年垃圾清运量约9000吨。脏、乱、差成为过去,干净、整洁、美丽的新农村成为现实,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