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新闻网消息(滕德银 徐丽琼)“基层治理如何才能抓好?‘一核六治’的办法好,由于有镇党委着力的领导,多名党员干部‘发力’,我们村上周就成功化解了一起多年的疑难积案,三方当事人均皆大欢喜!”4月28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银鹿村党总支书记李荣昌这样说。
据悉,1998年2月,银鹿二组与罗某签订了《承包经营合同书》,将银鹿二组团山石榴园土地20亩承包给罗某,承包期限为20年,同年11月双方又签订《承包经营合同补充协议》,将前述承包年限廷长至30年。2008年10月,罗某将此土地转包给刘某,双方签订《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书》,转包期限20年。2018年,7月银鹿二组村民(涉及该土地)的33户农户提出《承包经营合同补充协议》不合法,银鹿二村民小组团山石榴园的土地20年承包期已届满,该宗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应当依法收回,遂要求罗某退还该土地。可是罗某拒不交还土地。银鹿二组及其33户农户找政府和相关部门协调未果后,就前述土地承包期限及土地使用权纠纷起诉至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法院判决撤销1998年11月24日银鹿二组与罗云签订《承包经营合同补充协议》。2020年3月,市法院改判撤销区法院前述民事判决。为此,银鹿二组及其33户农户不服,多次向市长热线和信访部门投诉,坚持上访,该矛盾纠纷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一句话,这件疑难积案,可谓乱纷纷!解决起来很不容易!但是,我们镇党委政府按照基层治理‘一核六治’的要求,接地气地灵活运用,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共治协商、心治安民’具体化,最终促成了这件事情的圆满解决。”大田镇副镇长李道能这样深有感触地说。
![]() |
据李道能介绍,2021年4月22日,大田镇党委政府主分管领导召集各方当事人会同司法所、村社干部在镇调解室进行调解。在镇分管领导的主持下,协商中引导各方达成共识,并邀请了律师参与调解,为各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调解中将各方分开单独做工作,在关键问题上形成了共识,让大田镇的这起长达数年因土地承包期限及土地使用权问题,群体性疑难积案纠纷得到了成功化解。
当事人罗某高兴地说:“此事应该说是比较圆满地解决好了的,大田镇党委从各方面来协调,让三方都握手言和,算是皆大欢喜了,这是我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涉及此案的银鹿二组的村民雷光明说:“在这个调解中,我觉得镇上的领导和村上领导,很了解我们的心理。特别是33户中的几名党员的思想很统一,最终我们的思想才跟着统一起来了。现在,这个大问题,难解决的问题,终于解决好了,我们33户人也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据悉,从去年以来,仁和区聚焦工作抓手不够得力、思路不够清晰的问题,在抓实自治、法治、德治基础上,创新治理方式,整合相关资源,找准工作结合点,推动市域社会治理与城乡基层治理双线融合、一体推进,探索形成党建核心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共治协商、心治安民的“一核六治”模式,汇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推动了基层治理的各项工作开启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李道能说,这件疑难积案纠纷的成功解决,并得到了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此,自己还有一点深刻的感受。“基层干部在基层治理工作中,要切实带着感情和责任,认真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掌握好群众的心理,还要善于引导、统一好群众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想法,这样才是把‘一核六治’具体化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