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攀枝花   >  优秀基层单位
四川新闻网攀枝花频道 | 主流媒体 花城门户
攀枝花烟草:将宣传课堂搬到一线
2020-10-29 16:16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王海静

四川新闻网消息(阮雨红“从这篇文章中,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

“文章主人公信息不全。”

“标题有待斟酌。”

深秋九月,四川攀枝花市局(公司)会议室里,20多个“笔杆子”齐聚一堂,看着一篇篇刚采写完成的文章,大伙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是攀枝花烟草“三集中”宣传采风活动的作品点评环节,来自《东方烟草报》记者冯俊霞的一个个问题,将大伙的“挑刺”功力发挥到极致。

今年以来,围绕如何突破宣传的固有思维,攀枝花市局(公司)重新梳理宣传思路,聚焦“两烟”生产、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行业新闻宣传总体要求,将笔墨写在基层,将镜头对准一线,宣传报道典型经验和先进人物。一场集合全市系统优秀通讯员的“三集中”采风活动应运而生,将宣传课堂搬到一线。

用脚步丈量一线 紧扣热点题材

90后的陶芋交从事文职工作不到半年,在此次通讯员队伍中算是后起之秀,她所在小组这次要奔赴盐边县二半山区,对她而言,这次采风活动既新鲜又紧张。

“我们小组的选题是烟区气象服务,眼下正是烟叶采收和田管的交叉阶段,只有真正深入烟区腹地,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陶芋交这样说到。

白露过后的盐边县和爱乡,一阵秋雨让乡间的道路变得泥泞。陶芋交和队员们在高山之间深一脚、浅一脚地收集素材,与烟农促膝长谈、在地势不平的山地上寻找航拍机起落的地点......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在尽心完成他们的作品。

当晚10点,采访小组房间的灯还亮着。怎么把零碎的素材有机整合,形成可读性强的文章,小组成员还在挑灯夜战、继续商议。

“内容,围绕一线工作转;文字,紧贴烟农实际;人物,让基层员工唱主角。”陶芋交在基础框架上与小组成员达成一致。凌晨1点,一篇《高山之巅,拨云散雹见“金叶”》新鲜出炉。

“收集资料和写稿是一个辛苦的过程,做好宣传工作必须要有职责所在、使命所系的坚守,这也是我们沉下身子到基层的一种必要。”通讯员魏洪伟感慨道。

除了大量文字作品之外,此次采风活动还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摄影图片,二者相辅相成,使一篇篇作品变得生动易读,如《职业烟农“赶烤忙”,烤房烟叶又飘香》《片片金叶助理乡村振兴》《化繁为简,办证从“新”开始》等。从结构搭建、脚本撰写、素材拍摄等综合要素来看,都具有较高的水准,在精细入微中生动反映烟草企业担当精神,在微言大义中有力凸显烟草时代价值。

挖掘一线好苗 培养复合型人才

此次“三集中”采风活动,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着力提高通讯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邀请东方烟草报社和攀枝花日报社专职记者前来辅导,实现了行业内外师资力量共建。同时,20多名通讯员分成6组,前往米易县、盐边县、盐边县、东区,采风内容涵盖了烟区和纯销区的主要工作,成功在攀枝花烟草首创了集中培训、集中采访、集中推出的模式。市局(公司)办公室千方百计搭建舞台,不少通讯员在宣传战线上成绩突出,凭借优秀的工作业绩及过硬的综合素养,在职业生涯中实现了新的突破

米易县局(分公司)杨开刚是一位优秀的资深通讯员,在做好本单位宣传工作的同时,他还特别注重通过“传帮带”培养年轻的“笔杆子”。和他同组的唐李丽是一位崭露头角的新人,采风期间,她采写了一名名坚守一线烟草员工的感人事迹。

 在塑造宣传队伍工作上,攀枝花市局(公司)副经理毛亚伶说:“在为通讯员队伍补充新鲜血液时,我们侧重选拔一批对写作、摄影具有浓厚兴趣的青年职工,搭建舞台,使之跨部门写作,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成长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将新闻宣传课堂设在一线,是此次“三集中”采风活动的核心宗旨。如今,攀枝花市局(公司)各种感人至深、鼓舞士气的好故事层出不穷,烟叶生产提质增效、卷烟营销创新发展、烟草市场环境净化、企业管理强基固本、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有了改革发展的好故事,就要营造良好氛围,把好故事讲好。骆岳宇、张文卉、袁晨、刘冬妮、王梅、周金晶、罗治军、李志强、甘露羽......这一个个名字背后,是一篇篇出色的作品。他们辛勤耕耘和积极付出,正努力做到开口能讲、提笔能写,用文字讲述着基层一线的鲜活故事,记录着企业的发展创新,传递着攀烟好声音......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