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攀枝花   >  头条

上半年,攀枝花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6.37亿元

2025年08月21日 16:56:53 来源:攀枝花日报

8月19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以来,攀枝花市加快对外开放发展,直面外贸挑战,主动融入全省“西拓、南进、东接、北融”新格局,积极应对频发的钛白粉反倾销和美国关税战冲击,聚焦主体培育、市场拓展和优化服务保障等重点,推进外贸回稳向好发展。

上半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6.37亿元,完成“过半”目标任务的104.27%,出口10.35亿元,进口6.02亿元。其中,机械铸件出口1700余万元,增长27.4%。

走进位于东区的四川红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工人们从制模起严谨操作,经造型、浇注、清砂、热处理、打磨,最终检验合格入库发货,流程紧密有序。该公司拥有年产6000吨改性水玻璃砂铸造生产线、年产1万吨铁膜覆砂钢球生产线和3D智能增材制造生产线,主要生产锤头、齿轮等低合金钢产品以及高锰钢产品,运用至矿山机械、电力工程、钢铁冶金等领域。

“上半年我们的出口量达到2460吨,同比增长20%,销量为1693吨,销售额为2100万元,包括阿联酋、澳大利亚、芬兰、比利时等1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发往美国的凯利、爱索公司以及欧洲的达涅利公司。”据四川红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张德平介绍,今年以来,公司通过持续优化生产工艺、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精准满足了全球不同客户对于高性能耐磨件的需求。

此外,受市场不利因素影响订单减少的情况,公司对外拓展国际销售渠道,侧重欧洲的汽车金属破碎机市场开发,以填补市场订单不足;今年新增一家德国客户并已完成第一批次供货,产品试用成功,为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销售增量奠定了基础。同时,拓展国内产品销售类型,拓展以矿山球磨机磨球和衬板为主的销售市场,增加国内市场销量,以弥补国外市场不足。

在盐边县钒钛产业开发区,美利林科技(攀枝花)有限公司科技二厂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内,一批批泛着红光的含钒钛高端耐磨钢球有序排列走下生产线,每天100余吨高端钒钛耐磨钢球即将发往中东、欧洲等海外市场。2025年4月,美利林科技首次实现自主性出口,首批400吨耐磨钢球发往老挝,这一“零的突破”迅速转化为“量的飞跃”。“截至6月底,公司已向东南亚、中东、欧洲及北美市场累计发货8000余吨,产值5000余万元,出口产品涵盖矿山、冶金、化工等领域的高端耐磨钢球、铸锻及耐磨板,订单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美传统工业强国。”美利林科技(攀枝花)有限公司科技二厂生产厂长曾和新介绍道。

美利林科技的外贸竞争力,源于其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作为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依托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优势,联合丹麦DISA、德国智能化热处理控制等全球顶尖工艺,建成国内首条达到欧洲标准的高端钒钛耐磨材料生产线。其产品耐磨性较传统材料提升30%,韧性增强25%,使用寿命延长至传统产品的2倍以上,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企业的成绩离不开我市“护航计划”的支持。今年以来,市商务局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川行天下”国际展会、开展贸易摩擦应对培训、优化出口退税流程等举措,帮助对接海外客户80余家,为企业“走出去”扫清障碍。攀枝花海关推出“关长送政策上门”服务,压缩通关时长至1.2小时;外汇管理局创新“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为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2000万元。

据市商务局副局长张瑞莉介绍,下半年,我市将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强化对外贸重点企业跟踪服务与运行监测,聚焦夯实产业支撑,围绕工业强市,联动产业部门,以园区为着力点推进贸产融合,提升钒钛等传统产业进出口规模并增强竞争力。同时聚焦壮大外贸主体,推进“百企领航·千企升级”,用好进口专项政策招引优质主体,提升企业多种能力,突出“南向”开放,支持企业参加国际市场拓展活动。聚合多部门力量搭建平台、落实政策、优化服务,推动全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薛琪舰 梁波 龚林埔)


编辑:张妍